西昌螺髻山(螺髻九十九裏溫泉住宿)

2025-07-05 07:23:05  阅读 586 views 次 评论 418 条
摘要: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火魔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火魔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螺髻山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火魔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火魔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螺髻山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螺髻山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知青往事:當年的螺髻山大火

西昌螺髻山(螺髻九十九裏溫泉住宿)

文:周英玉(初稿)袁東旭(整理)

  巍峨壯麗的螺髻山綿延百多公裏,盤亙在西昌一普格之間,那海拔4350米的主峰——擺擺頂下2200米處的衝積坡上,便是則木河林場。

  也許是砍伐太多,林界很快上移,原木產量直線下跌。也許是被省農業廳不容商量就調來的知青無容身之地,林場被迫撤走。留下21名帶家屬的工人和一堆風雨飄搖中的房屋,加上我們169名知青組成了國營涼山彝族自治州五道菁農場。

  農場身後不足1裏地,螺髻山主體突然從這個緩坡上拔地而起,直向藍天插去。一縷縷白雲時而從山岫中悄悄伸出,小心地纏繞著墨綠色的群峰,時而又聚集成一領巨大的紗罩,將整座大山包裹起來。

  螺髻山很喜愛裝扮,她會在不同的季節穿上不同的服裝,從淺綠、深藍、金黃到純白。

  由於人跡罕至,她沒有太多的古老傳說。但是,當你親眼目睹她時,就算毫無文藝細胞的人,也不得不讚歎有加,浮想聯翩。她是待字閨中的少女,她有著誘人的身段,有著魅力無窮的容貌。令人遐想,令人神馳。雖然我們無數次地走近她,無數次地想和她攀談,但我們都沒有勇氣去親吻她、撫摸她,生怕傷害了她。

  然而,美麗的螺髻山卻突然遭到了惡魔的襲擊。一場無情的大火貪婪地吞噬著她頭上秀麗的青絲。

  1968年11月的一個傍晚,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各自在自己的寢室裏歇息。還在公路上溜達的我突然發現螺髻山主峰旁邊的一處山梁上濃煙滾滾,雄雄烈焰已把山梁鑲上一道碩大的金邊。“起火了!……”我拚命地叫喊著。人們紛紛奔出房間,順著我指的方向看去。大家不敢也不願相信這是真的,然而事實又擺在眼前!火情就是命令,沒有誰動員,男職工們已經行動起來,迅速往山上奔去。女同胞們也不甘示弱,自告奮勇地加入到了首批滅火隊伍中。

  在林場老工人的帶領下,我們用樹枝作手杖,踩著清水溝的羊腸小道向山頂進發。在半山腰,一處約有30米長的冰坡擋在了麵前。左邊是千塘壁立,右邊是萬丈深淵。山溝裏的夜幕又來得太早,肉眼很難辨明方向。全靠微弱的手電筒照亮,真是一步一膽寒!一步一心驚!為了保護國家財產,沒有人退卻,也沒有人逃避。我們互相鼓勵著,攙扶著,如蝸牛般緩緩移動。滅火隊伍幾乎爬行了一個晚上才接近了火場。說是接近,至少還有一百多公尺遠。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山紅。卻似火輪飛上下,猶如炭屑舞西東。這火不是燧人鑽木,也非老子煉丹。似山妖作怪,似紅孩兒大戰孫悟空。

  炙熱的氣浪將我們擋在了小小的山窪中。但見那衝天的烈焰肆無忌憚地舔噬著青翠的鬆柏,席卷著漫山的奇花異草。那火魔吐著無數鮮紅的毒舌,瘋狂地擴展著地盤,它的腹內,極快地誕生出一群群“火老鴰”,這些火老在四處狂飛,又獨自開辟出新的領地。幾人才能合抱的大樹,瞬間就變成了耀眼的燃燒的木炭,黑黢黢的山穀被火光映得通紅。樹木在“嗚嗚”地哭泣,國家財產在我們眼前消融。在強大的敵人麵前,我們卻束手無策!我們隻有竭盡全力地用樹枝消滅掉那些剛要“獨自創業”的火老鴰。認真地監視著火情,盡可能不讓這惡魔繼續擴張。

  一陣狂風刮過,火魔呼啦啦地掉轉了方向,朝山峰另一邊屠殺過去。

  火海,無邊的火海!我們沒法穿越。但相信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德昌縣的屬地,一定會有無數的勇士,和我們一起在打一場人民戰爭。

  夜色漸漸地消退,狹小的山窪中艱難地出現了一絲曙光。火魔沒有回來,山窪中驟然冷了下來。為了堅守陣地,我們燃起了一堆堆篝火。,這一簇,那一團,火光映照著一張張紅的臉、花的臉、黑的臉、烏的臉,真有些像古代的軍隊。

  幾個小時的緊張勞累,終於有時間休息了,終於感到了饑餓和疲乏。

  正當大家“覺悟”到沒帶幹糧時,隻見一個當炊事員的知青背著一口行軍鍋,氣喘噓噓地爬到了“營地”。看見鍋裏,一定會有食物,幾個人趕緊壘灶。然而,好不容易回過氣來的炊事員卻說了一句讓我們差點倒下的話:“我走的時候,還不曉得有沒有人背米。”真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道就喝白開水?無奈之時,農場女醫生楊容仙上來了,她挎包裏裝了約兩斤大米,還說農場留下的人和區上都在趕做饅頭。饅頭離我們太遙遠了,這兩斤大米才是最現實的,但隻有這兩斤大米!按照我們當時的飯量,僅是女知青,也隻能勉強夠5個人吃。

  僧多粥少,將就熬湯!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鍋裏的米粒還沒有完全煮爛。在這海拔3000多公尺的地方,“飯”是永遠煮不熟的。

  人們早已等不及了,紛紛尋找盛“飯”的容器。簡直又是一個難題,除了炊事員有一個長把的湯勺外,就隻有楊醫生的一隻極小的漱口盅。輪流使用吧,大家謙讓點。這邊邊起波浪,一吹一個浪,低頭照見臉,中間淹人的米湯,此時卻猶如玉液瓊漿。喝一口,心曠神怡,喝兩口,容光煥發,喝三口,不行,還有幾十號人!

  我思量著,輪到我名下,可能隻有米湯的湯了。搔了搔腦袋,似乎發現了什麽。原來,頭上的布帽外層已經凍成了固定的硬殼。於是馬上取了下來,捧到鍋邊,皮賴臉地“強製”炊事員舀了一大瓢。果然,米湯沒有浸出布帽。還沒喝上兩口,我這個“碗”就被人家搶了去。

  那邊,書生氣十足的唐祿彬卻不失風度,站在火堆旁用右手拍打著大腿哼起了蘇聯歌曲——《沿著彼德大街》,耐心地等待著“嗟來之食”。

  幾百斤饅頭送上來了,饑餓的人們拿著分得的兩個饅頭迫不及待地放進嘴裏,根本咬不動!饅頭早已凍成了石頭。

  山下,不斷地有人湧上來。區上的幹部、教師、遠處村寨的山民、彝族同胞……。將這小山溝塞得幾無立錐之地。似乎有了統一的指揮,人們重新拿起“武器”,向著更高處、向著火魔追去。

  又一個夜晚很快降臨了。老天好像也被火魔激怒了。螺髻山頂突然烏雲密布,冰冷的雪花開始輕輕地降落。隻一忽兒,那零星的雪花就構成了連綿不斷的帷幕,重重疊疊地罩在整個螺髻山上。猖獗的火魔頓時殞命。

  雪越下越大,毫無減弱之勢。除了我們,所有的人臉色都開始凝重起來,呼喊著叫人們趕快下山,否則,將要葬身林海雪原。

  於是,幾百,上千的人互相照護著,迅速地往山下撤去。

  山火終於滅了。是人的力量?還是老天的功勞?可能都有份吧。那時人們心地是單純的,在國家財產遭受損害時,都能自覺地挺身而出,沒有誰考慮過個人得失,沒有誰討要過一分錢的報酬。甚至連表揚信都沒人聽過。是非是分明的,心靈是潔白的,就像這漫天潔白的雪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本文地址:http://www.anjutaoli.com/K2qva1/5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投石超距網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