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一周要聞回顧(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 >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一周要聞回顧(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

来源張口結舌網
2025-07-05 05:20:52

一周要聞回顧

這周有哪些大事要聞?

發布了哪些重要政策、通知?

一起來快速回顧一下吧!

中央金融管理部門資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教育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支持企業麵向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重點圍繞業務谘詢、交易撮合、合規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麵,培育一批數據服務企業,發展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新業態。支持企業圍繞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等行業領域,打造一批“數據要素㗢€典型場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服務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創新數據保險、數據信托等金融服務產品。鼓勵“投早投小”,充分發揮現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支持有條件的地方設立數據產業投資引導子基金,培育數據領域專業性投資機構,推動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鼓勵地方建立數據企業培育庫,加強投融資合作對接。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符合數據企業發展特征的金融產品。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4)》。報告認為,2023年,麵對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國有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經濟總體恢複向好,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安全發展基礎鞏固夯實。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126萬億元,同比增長5.2%,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穩定,金融體係總體穩健運行。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4年第四季度(總第107次)例會召開。會議研究了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工作,指出要引導大型銀行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主力軍作用,推動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支持銀行補充資本,共同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有效落實好存續的各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繼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推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合理的消費融資需求。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新設立工具,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貸款投放進程,加大對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金融支持。持續做好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金融服務,充分發揮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製作用,進一步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著力推動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盤活力度,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完善房地產金融基礎性製度,助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落實促進平台經濟健康發展的金融政策措施。切實推進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提高開放條件下經濟金融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

本次會議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貨幣政策委員會主席潘功勝主持,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徐守本、李春臨、廖岷、李雲澤、吳清、康義、朱鶴新、穀澍、王一鳴、黃海洲出席會議。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定點幫扶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定點幫扶鄉村振興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陶玲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進一步提高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把定點幫扶作為中國人民銀行加強政治機關建設、踐行為民宗旨的重要工作。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紮實推進金融支農惠農工作,努力把定點幫扶的“責任田”建設成為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示範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深化對定點幫扶的規律性研究,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提升幫扶質效。突出重點領域,優化幫扶舉措,豐富幫扶內容,有力有效促進鄉村全麵振興。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落實為基層減負有關規定,鞏固拓展黨紀學習教育成果,密切與地方溝通交流,共商共議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任務。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啟動了第二次互換便利操作,並於2025年1月2日完成招標。本次操作金額550億元,采用費率招標方式,20家機構參與投標,最高投標費率30bp,最低投標費率10bp,中標費率為10bp。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關於切實審理好上市公司破產重整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紀要》圍繞堅持積極拯救和及時出清並舉、兼顧債權人與中小股東利益保護、加強司法審判與行政監管協調的總體思路,有利於更好發揮破產審判職能作用,拯救具有重整價值和市場前景的上市公司,化解風險並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切實保護上市公司債權人和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紀要》主要內容如下:一是加強司法審理與證券監管協作。二是明確上市公司重整預期。三是優化重整計劃的規範要求。四是強化信息披露及內幕交易防控。五是完善重整案件的審理標準。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製定《銀行保險機構數據安全管理辦法》。《辦法》共9章81條,包括總則、數據安全治理、數據分類分級、數據安全管理、數據安全技術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風險監測與處置、監督管理、附則等。

中國證監會擬就配套製度規則中集中“打包”修改、廢止的89件規章、規範性文件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上市公司股東會規則(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2件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次擬“打包”修改、廢止的製度規則均係按照新《公司法》《實施規定》等作適應性調整,不涉及實質性修改。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26日。

近日,中國證監會研究製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暫緩與豁免管理規定》,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管理規定》總結借鑒了現行監管規則關於暫緩、豁免披露的規定,結合市場訴求做了提升完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豁免方式,堅持披露原則。二是明確豁免事項,便於實踐執行。三是強化內部管理,壓實公司責任。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26日。

近日,中國證監會擬修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3號—半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本次修訂,一是落實強監管防風險要求,二是優化定期報告結構內容,三是補充可持續發展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豁免與暫緩相關規定,四是結合最新法律法規和監管實踐,對部分內容作調整完善,五是與新修訂的《公司法》相銜接,調整監事、監事會相關職責,調整股東大會等相關表述。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26日。

近日,證監會擬對《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進行修改,授權證券交易所製定分類配售的具體要求。同時,根據《公司法》《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等的修訂情況,對涉及條款相應修改。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2月2日。

近日,證監會發布《期貨經紀合同要素》《證券期貨業信息係統備份能力規範》《證券期貨業數據模型 第5部分:期貨公司邏輯模型》《區域性股權市場分布式數字身份技術規範》《區域性股權市場企業、產品和投資者編碼規範》5項金融行業標準,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銀行外匯風險交易報告管理辦法(試行)》(匯發〔2024〕32號)。《報告辦法》是《銀行外匯展業管理辦法(試行)》配套的規範性文件,旨在推動銀行樹立風險為本理念,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預防和遏製外匯違法違規活動,更好保障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實現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報告辦法》共四章23條,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銀行外匯風險交易報告責任。二是明確外匯風險交易信息報送範圍。三是明確外匯風險交易報告主要內容。四是明確銀行需采取的內部管理措施。《報告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上海金融係統信息

1月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就修訂《首次公開發行證券發行與承銷業務實施細則》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本次《首發承銷細則》修訂內容主要包括:一是明確未盈利企業可以采用約定限售方式。二是允許公募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年金基金、保險資金和合格境外投資者資金自主申購不同限售檔位的證券,其他投資者按照最低限售檔位自主申購。三是配套要求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披露剔除最高報價部分後不同限售安排的網下投資者剩餘報價的中位數和加權平均數。四是明確配售原則。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5年1月17日。

近日,上海市國資委聯合市委金融辦共同印發了《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考核評價及盡職免責試行辦法》,強調對基金進行整體評價,並提出要綜合考慮直投基金、母基金、專項基金等特點,對戰略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財務投資基金分別設定不同的評價體係。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會同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委金融辦聯合印發《上海市中小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實施方案(試行)》,統籌開展中小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各項工作,加大對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激發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助力美麗上海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中小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總體目標、職責分工、適用範圍、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近日,上海證監局會同上海市政府相關部門、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轄區多家上市公司開展集中調研走訪,麵對麵傾聽企業困難訴求,一對一進行現場答疑解惑,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優化監管服務,共同助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

近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對《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業務發展若幹規定(草案)》進行了審議。為進一步發揚立法民主,現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以便進一步研究修改,再提請以後的常委會會議審議。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是2025年1月2日至1月16日。

近日,上海清算所開放綜合業務係統“專業機構結算通”服務平台專區及債券回售後轉售線上化功能,將現金要約收購、債券置換和回售後轉售等主動債務管理業務相關功能進行了模塊化整合,實現全流程線上化辦理,並完善專業機構實時查詢功能。“專業機構結算通”的推出,將進一步提高主動債務管理業務的操作便利度,支持發行人、專業機構規範穩妥開展業務,提升債券存續期服務質效。

近日,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首批遴選生態合作夥伴簽約暨第二批遴選申報發布儀式在滬舉行,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管理公司與首批12家生態合作基金正式簽約。12隻基金總規模250億元,母基金共認繳出資67億元,實現3.73倍放大效應。

近日,上海認股權綜合服務試點平台成功實施了首筆認股權轉讓業務。該筆轉讓業務以認股權估值係統提供的估值報告作為價格參考,有效推動了認股權價值的發現和轉讓的高效實施。

近日,中國上海市分行攜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成功落地新政後全國首單 AIC機構直投項目。這是在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於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範圍的通知》後迅速實現的成果。

近日,中國上海市分行攜手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國盛(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同發起的上海盛輝工融私募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正式注冊成立,基金規模33.34億元。

近日,英大財險在上海簽署全國首單儲能係統容量衰減損失補償保證保險,該創新產品旨在通過經濟補償機製為儲能係統的長期穩定運行提供保險保證支持,積極助力科技型儲能企業健康發展,為構建新型電力係統、推動能源綠色轉型保駕護航。

統計數據

債券市場發行情況:11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72045.5億元。截至11月末,債券市場托管餘額173.5萬億元。

債券市場運行情況:11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29.8萬億元,日均成交14172.4億元。交易所債券市場現券成交3.8萬億元,日均成交1812.1億元。商業銀行櫃台債券成交7.4萬筆,成交金額588.7億元。

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情況:截至11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托管餘額4.19萬億元,占中國債券市場托管餘額的比重為2.4%。

貨幣市場運行情況:11月份,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成交9.0萬億元,債券回購成交160.7萬億元,交易所標準券回購成交47.8萬億元。

票據市場運行情況:11月份,商業匯票承兌發生額3.7萬億元,貼現發生額3.0萬億元。截至11月末,商業匯票承兌餘額19.3萬億元,貼現餘額14.4萬億元。

股票市場運行情況:11月末,上證指數收於3326.5點,深證成指收於10611.7點。11月份,滬市日均交易量7792.2億元,深市日均交易量11508.7億元。

銀行間債券市場持有人結構情況:截至11月末,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法人機構成員共3985家,全部為金融機構。

風險提示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圖解,從反洗錢的定義、總體工作原則和要求、個人信息安全、監管責任、金融機構及特定非金融機構義務等方麵介紹新《反洗錢法》,並提醒社會公眾要提升反洗錢意識,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件、銀行賬戶,切勿出租、出借或出售,警惕用自己的賬戶幫助他人提現或轉賬,避免落入違法犯罪陷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