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狐社鼠】成語典故及主人公介紹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行业资讯     |      2025-07-05
  [釋義] 社:古時指土地神及其廟宇。以城牆為憑借的狐狸;以土地廟為依托的老鼠。比喻仗勢作惡的小人。
  [語出]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托焉。熏之則恐燒其木;灌木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你看行嗎?”
  謝鯤想了一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牆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廟裏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裏不高興,也隻好罷休。 成語【城狐社鼠】相關人物
王敦 (266~324)   王敦(266~324) 東晉初權臣。字處仲。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北)人,士族出身,王導從兄,娶晉武帝司馬炎女襄城公主為妻。早年任給事黃門侍郎,王衍薦為青州刺史,東海王司馬越掌權時,任為揚州刺史。司馬睿移鎮建業,召為軍谘祭酒,後又繼劉陶任揚州刺史、都督征討諸軍事。與王導共同扶植司馬氏的江東政權,消滅不從命的江州刺史華軼,鎮壓以杜□為首的荊湘流民起義。東晉的經濟、軍事重心在於荊、揚二州,王敦進位鎮東大……[詳細]
劉隗 (273~333)   劉隗(273~333)東晉大臣,字大連,江蘇彭城人。 起家秘書郎,後遷冠軍將軍、彭城內史,丞相司直。為官剛正,不畏權貴,先後上 書彈劾戴淵、王籍之、梁龕等人,為淳於伯-鳴屈,迫右將軍王導引咎辭職。遷侍中,封都鄉侯。晉元帝即位,與尚書令刁協同為元帝心腹。遷丹陽尹,拜鎮北將軍,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軍事,率萬人鎮泗口以抑製王敦。永昌元年,王敦以討伐劉隗為名發動叛亂,攻占建康,-投奔石勒。以為從事中郎……[詳細]
注:排名不分先後,資料僅供參考。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