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數學小論文三年級,以及數學小論文三年級下冊800字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急!!小學數學論文三年級(200字左右)
-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100字左右怎麽寫
- 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 數學小論文怎麽寫?
-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 三年級上冊數學小論文怎麽寫
Q1:急!!小學數學論文三年級(200字左右)
小學數學論文:《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要進行轉變,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近年來,我縣大力推行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結合自身教學與教研的實踐,談談對“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思考。�
一、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
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體現過程性,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與方法;突出創新性,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為出發點;凸顯探究性,著力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應用知識的能力。�
1、基本結構�
2、操作程序�
(1)前提準備。準備的目的在於穩定學生的情緒,喚起學生的原有認知,為探究作好知識、能力、心理等方麵的鋪墊。這一環節既可以在課前準備,也可以在課中進行,可以用談話、講故事等多種形式進行。�
(2)探究新知。這是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關鍵環節。教師應了解學生的“數學現實”,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圍繞學習內容設計綱要性思考題,創設知識遷移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獨立探究新知.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寬鬆的學習環境中暢所欲言,大膽質疑,促進同化,發展思維的流暢性,讓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3)拓展運用。這是課堂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獲得能力.教師的練習設計要緊扣教材,有適當的坡度與密度,要讓全體學生都練有所得。要通過多形式、多層次的開放性習題訓練,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獨特性。�
(4)總結評價。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回顧問題探索過程,溝通新舊知識的聯係,進行自我評價、總結得失,並聯係實際將知識點向課外延伸,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激發再認識、再發現、再創新。�
二、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策略�
1、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
和諧的課堂環境能喚醒和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和需要,使之產生強烈的欲望,並積極進入狀態,全身心地參與教學活動。�
(1)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過程。教師要以飽滿的熱情、真誠的微笑麵對每一個學生,對學生要保持寬容與理解,給予鼓勵與引導,少一些批評與指責,多一些讚揚與鼓勵,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縮短師生間的情感距離,消除師生間的無形的心靈鴻溝,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提問題的環境與機會,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與意見,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學生質疑,倡導多樣化的解題策略。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思維深刻性,同時又能滿足學生的求勝心理,形成熱烈的課堂氛圍。�
2、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係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習。
Q2:三年級數學小論文100字左右怎麽寫
將一個數學的問題添加上生活的細節,具體細節地描述如何解決這個數學問題。
清晨,鮮紅的太陽露出半個笑臉,和諧的陽光灑滿人間,我的心情真是好極了。突然接到爺爺的電話,叫我巧算九塊五加九十九塊五,我馬上告訴爺爺: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於一百零九嗎?爺爺說我的算法還不算巧,如果湊整減零頭就好算得多。我馬上打斷爺爺的話,告訴他:10+100-1=109(元)。這時爺爺誇我,說我還算靈巧。
生活中的數學簡直是太多了,真是絢麗多彩,它隨時在你身邊出現。我愛數學,我要學好數學。
黑體部分107字。
Q3:小學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淺談“如何提高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摘要】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包含了計算的準確率和正確率兩方麵的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其中三年級學習的整數乘除法,更是今後學習小數乘除法、分數乘除法的基礎,因而整數乘除法的學習就顯得格外重要了。令人遺憾的是,三年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計算方麵所反映出來的情況卻很令人擔憂。計算時馬虎、粗心,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計算的正確率低等等。本文將從計算教學的重要性,學生計算出錯的原因以及提高計算能力的策略等方麵,探討如何提高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計算能力;提高;算法和算理;學習習慣
一、計算教學的重要性。
數與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它曆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包含了計算的準確率和正確率兩方麵的計算能力,是學習數學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其中三年級學習的整數乘除法,更是今後學習小數乘除法、分數乘除法的基礎,因而如何提高三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二、學生現狀。
但是,我們三年級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計算方麵所反映出來的情況卻很令人擔憂,有些學生的計算興趣不高,計算水平低下,而且由於計算錯誤,直接導致部分學生的數學成績較差,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調查研究,分析錯因。
1、算法和算理不明。
算理是運算正確的前提和依據。學生頭腦中算理清楚,計算起來就有條不紊,所以,教學時一定要講清楚算法和算理。對於新學的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第一步算什麽,接下來再算什麽,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麽等等,通過做和說讓學生明白算法和算理。 2、計算時馬虎、大意,沒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學生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一般來說,學生在計算中犯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
(1)題目看錯抄錯,書寫潦草。如:6與0,1和7寫得模棱兩可。 (2)列豎式時數位沒對齊等。 (3)計算時不打草稿。
(4)兩、三位數加、減計算錯誤導致整題錯。 (5)做作業時思想不集中。(6)一部分學生審題不夠認真,做數學題隻讀一遍就開始運算,做完也沒認真檢查。
因此,數學教學應當培養學生作業認真、仔細,書寫整潔、格式符合規定,對計算結果自覺檢查等學習習慣。因此教學中教師的板演,包括數字的書寫、使用直尺畫橫線等,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要做到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示範作用。 3、對口算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作業中常發現學生把口算題當成筆算來做,習慣於精確計算,不願意進行口算。在計算進位乘法時,會加錯進位上來的數字,這就說明學生的口算能力差,應當加強口算練習。
四、提高三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
分析一下小學三年級階段的數學試題,涉及計算內容的題目在一份試卷中均占80%以上。因此,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是考試獲得高分的一個非常重要條件。如何讓學生“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1、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掌握。
要使學生會算,首先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及算理的理解。教學時,教師應以清晰的理論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理清並熟練掌握計算方法、運算性質、運算定律以及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如:教學一位數乘、除兩三、位數的豎式計算,可以讓學生說說第一步算什麽,接下來算什麽,在計算時要注意什麽等等,通過做和說讓學生明白算法和算理。2、加強學生對口算的訓練。
小學口算的教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基本口算和簡捷速算。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 如:20以內的加減法、表內乘法及相應的除法等,要求學生作到準確熟練、脫口而出。簡捷速算的內容主要是應用運算定律、性質及一些特殊的法則方法所進行的簡捷速算。如:多做“A㗂+C=?”(如,6㗷+3=45)的口算練習,這種口算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乘法進位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減少在進行進位乘法的計算中出現的“隻乘忘加進位數字”的問題。
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教師每節課可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可安排2-3分鍾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也可請家長配合此類口算訓練。
3、加強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培養學生一絲不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要求學生對所抄寫下來的題目都進行認真校對,細到數字、符號,做到不錯不漏。我們經常發現,在學生的作業裏,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有漏抄或抄錯的現象,審題時要求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一看”就是看清題中的數字和運算符號。需要要做到三點:①抄好題後與原題核對;②豎式上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核對;③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核對。“二想”就是想什麽地方可用口算,什麽地方要用筆算,是否可用簡便計算等。
“三算”就是認真動筆記算。
“四查”就是認真檢查。計算完,首先要檢查計算方法是不是合理;其次,檢查數字、符號會不會抄錯,小數點會不會錯寫或漏寫;再次,對計算中途得到的每一個得數和最後的結果都要進行檢查和演算. (2)、培養認真計算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度。碰到數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不燥、冷靜思考、耐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則口算,不能口算的應注意認真進行筆算。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範,方法合理。
(3)、培養細心檢驗的習慣。學生在計算時要做到絕對萬無一失,不出差錯是不可能的。教師要教育學生養成計算後認真檢查演算的習慣,把檢驗當作計算題不可缺少的環節。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一查題目中數字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是否有誤,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4、練習引申。
練習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徑。計算練習需要做到新舊結合,精講巧練,應形式多樣,持之以恒。學生計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加強平時的訓練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安排“天天練”,即每天練3~5題的計算題,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是一個長期複雜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俗話說,要想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就必須得“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良好的計算能力培養也是如此。它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隻有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見到成效。
Q4:數學小論文怎麽寫?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寫法要點如下:
1、科學選擇題目: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麽問題,選擇好題目就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2、全麵搜集材料:搜集材料有多種途徑,可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搞實地調查,采訪,或上網搜尋所需材料,應注意材料的準確性;
3、準確提煉觀點:提煉觀點就是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後提出自己的看法;
4、理安排結構:安排結構應當針對不同類型的專題小論文靈活掌握;
5、精心起草修改:起草修改,按照提綱寫出初稿並修改,不僅是細致的語言表達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維周密化的過程,要力求準確和嚴密。
Q5:三年級數學小論文
人民幣中的數學問題
有一天,我跟媽媽去逛商場。媽媽進了超市買東西,讓我站在付錢的地方等她。我沒什麽事,就看著營業員阿姨收錢。看著看著,我忽然發現營業員阿姨收的錢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幣為什麽就沒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趕快跑去問媽媽,媽媽鼓勵我說:“好好動腦筋想想算算,媽媽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為什麽的。”我定下心,仔細地想了起來。過了一會兒,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我知道了,因為隻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隨意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隻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樣可以組成30元、40元、60元……”媽媽聽了直點頭,又向我提了一個問題:“如果隻是為了能隨意組合的話,那隻要1元不就夠了嗎?幹嗎還要2元、5元呢?”我說:“光用1元要組成大一點的數就不方便了呀。”這下媽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誇獎我會觀察,愛動腦筋,我聽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歡吃的冰激淩還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問題,隻要你多留心觀察,多動腦思考,你就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不信你就試一試!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Q6:三年級上冊數學小論文怎麽寫
三年級數學小論文寫法要點如下:
1、科學選擇題目:寫作小論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確定研究的對象,考慮研究什麽問題,選擇好題目就等於完成小論文的一半,可見小論文選題的重要性;
2、全麵搜集材料:搜集材料有多種途徑,可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搞實地調查,采訪,或上網搜尋所需材料,應注意材料的準確性;
3、準確提煉觀點:提煉觀點就是對材料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後提出自己的看法;
4、理安排結構:安排結構應當針對不同類型的專題小論文靈活掌握;
5、精心起草修改:起草修改,按照提綱寫出初稿並修改,不僅是細致的語言表達工作,而且是研究深入化和思維周密化的過程,要力求準確和嚴密。
關於數學小論文三年級和數學小論文三年級下冊800字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數學小論文三年級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