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房企“重慶五虎”之一財信發展上半年淨利潤同比暴跌5569.50%,控股股東卻在套現離場
來源:華夏時報⠠⠠本報記者⠠李凱旋⠠李貝貝⠠北京報道
幾乎沒有哪家中小型房企在2022年上半年錄得對比同期來看更好的業績,重慶本土房企財信發展(000838.SZ)同樣如此。2022年上半年,受到房地產市場下行等影響,財信發展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37%,淨利潤同比下降5569.50%,公司經營由盈轉虧。
由於營業收入和淨利潤之間的跌幅差距過大,《華夏時報》記者對其財務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財信發展在報告期內針對房地產項目進行了大額的計提跌價準備以及銷售費用也有所增加,並帶動淨利潤跌幅擴大。
針對文章中提到的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在7月29日下午致電財信發展進行采訪並按照要求發去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複。
淨利潤同比暴跌5569.50%
7月18日,重慶房企“五虎”之一的財信發展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財信發展的營業收入為21.37億元,同比下降0.37%。實際上,在房企普遍預告2022年上半年營收下降的背景下,財信發展0.37%的同比降幅算是“芝麻大點的小事”而已。
不過。報告顯示,財信發展2022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3億元,同比下降5569.50%,公司由盈轉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則為-1.64億元,同比下降15554.89%。
對比來看,財信發展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雖然在同一報告期內都處於下滑狀態,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則是太大了。那麽,究竟是什麽吞噬了財信發展的利潤?
公開資料顯示,財信發展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及少部分環保板塊業務。其中,報告期內,財信發展房地產新開工麵積為48262平米,竣工麵積約為16.93萬平米,結算麵積約27.14萬平米。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房地產簽約銷售麵積為14.57萬平米,銷售金額為9.53億元。
環保業務方麵,報告顯示,財信發展的控股子公司華陸環保主營業務包括工業廢水零排放、水務EPC項目工程投資、化工資源品再生利用三大板塊。2022年上半年,環保業務為財信發展貢獻了6986.85萬元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0.19%,占總營業收入的3.27%。
多個項目建設過程“擱淺”
財信發展在半年度報告中分析了房地產市場,並表示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反複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全國房地產市場經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房地產行業一員的財信發展也難逃市場下行的衝擊。
報告顯示,財信發展在8個省、市開展房地產業務,報告期內公司簽約銷售額主要來自於重慶市、天津市、山東省威海市、河北省石家莊市、江蘇省連雲港市、江蘇生常州市、江蘇省鎮江市、廣東省惠州市。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有多個項目處於停工狀態,且有部分項目盡管是在建,但完工進度為0%。例如,在2015年8月份就已經開工的重慶財信中心上半年仍處於停工狀態,完工進度為0%,而財信發展在該項目上累計投資已經達到2.87億元。
同時,位於重慶的洺玥府、河北的融欒華府、天津的學苑府、廣東的閱璟名庭、江蘇的尚書坊雖然2022年上半年均處於在建狀態,但完工度同樣為0%。值得關注的是,上述項目的開工時間均在2019年6月初至2020年8月初期間內。
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在重慶開發的多個項目為公司貢獻了大量的銷售額。包括完工進度還是0%的洺玥府,其在2022年上半年的預售金額為7431萬元。天津的學苑府預售表現同樣不俗,上半年預售額為2.34億元。
不過,《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2022年上半年,重慶財信華岩新城、九闕府的銷售金額為負值,分別是-76萬元和-179萬元,這或許與項目售出後有業主退房有關。
從項目布局來看,財信發展重點布局的8個省、市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表現大部分呈現下滑狀態。例如,結合克而瑞、中指研究院等機構的數據,2022年上半年,重慶商品房成交麵積為455萬平米,同比下降68%,成交套數為43805套,同比下降67%。
而天津由於2022年上半年疫情不斷反複,市場同樣呈現下行態勢,上半年商品房成交36604套,同比下降44%。因為對項目布局城市未來的房地產市場預期不足,財信發展在2022年上半年進行了大量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報告顯示,房地產業務受市場環境下行和新冠疫情影響,財信發展對部分住宅、商業、公寓、車位等產品銷售價格做了向下調整,報告期內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為4.59億元,利潤總額減少。而考慮所得稅及少數股東損益影響後,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導致財信發展2022年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減少1.91億元,這是使得財信發展淨利潤同比出現大幅下降的原因之一。
控股股東持股全部質押
分析來看,除了對房地產市場預期不足計提跌價準備吞噬了利潤之外,財信發展的銷售費用在2022年上半年也有了明顯增加。
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的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8.72%,其是由於不同毛利率項目結轉,營收結構占比變化所導致的。但是,財信發展的銷售費用則是同比增加54.38%達到1.37億元。財信發展方麵表示,這是由於市場下行導致渠道費用及折扣加大。
如此看來,大額計提跌價準備以及銷售費用的增加成為了財信發展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的主因。由於“囊中羞澀”,財信發展在上半年也並無新增土地儲備。截至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的土地儲備總建築麵積為61萬餘平米,土儲規模較小。
“糧食”不足則難以給公司未來的發展形成支撐,除了投資者在看低公司的股價之外,《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財信發展的大股東均在頻繁套現離場。
2022年上半年,財信發展的控股股東財信地產不斷減持公司股份,持股比例從此前的61.63%下降至43%,套現金額超過7億元。而截至2022年6月底,財信地產持有的剩餘43%股份則全部處於質押狀態。這種“極限質押”若在企業出現危機之後,則容易出現控股權的“失守”。
針對未來的發展戰略,財信發展方麵表示,2022年公司將以快周轉模式為主,確保平穩運營,提升抗風險能力,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謀求進一步發展。公司將通過組織管理優化和專業提升,提高公司運營能力。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